幣漲無疑《Number Go Up》在說什麼:敘事、風險與人性的一本清醒書
市場會騙人,人性更會。
敘事能抬價,但風險只會累積。
做好退場計畫,比預測價格更實用。
「別把幸運當實力,也別拿善意當免死金牌。」 本傑明・葛拉漢:「投資在短期是一部投票機,在長期是一部稱重機。」
把票投給敘事沒關係,但別忘了最重要的「風險」。
為什麼大家相信「幣漲無疑」?
一般人會說沒有「必漲資產」。在華人世界,很多人信房地產;有些國家偏愛黃金;而幣圈信徒更偏向比特幣。作者指出,比特幣信徒極為死忠,幾乎任何新聞都能被詮釋為利多,形成強大的買盤與敘事支撐。泡沫可以比你想像更久,反人性操作會把做空者擠爆,所以他選擇不做空比特幣。
敘事是一種身份與群體歸屬。當我們在短時間內推測未來走勢,就很容易「自我強化偏誤」:只收集支持自己觀點的資訊,忽略不利訊號。於是「幣漲無疑」像口號一樣被喊大聲,直到現實來敲門。
不過,2000 的網路泡沫與 2008 的金融海嘯都沒有讓世界毀滅,反而帶來生態的重整與成長。
這本書適合兩種人閱讀:
- 已在幣圈打滾已久的人:你看過事件本身,但看一位調查記者深入加密世界,依然刺激。
- 還在觀望的新手:看完反而會先踩剎車,練習風險自評,問自己承受力在哪裡。
「能承認人性的人,才配談長期。」
關於作者(AI 整理)
作者「齊克・法克斯(Zeke Faux)」的背景與近況(截至 2025):
- 書中如何介紹
- 2025 年目前在做什麼
幣漲無疑《Number Go Up》導讀
一、可疑的整形科醫生:泰達幣的影子權力
Giancarlo Devasini 被視為 Tether 的核心人物,同時擔任 Bitfinex/iFinex 的財務長。早年從整形外科跨到電子零件與加密產業,2013 年起深度參與 Bitfinex。外電多次提到其在 Tether 的高持股與決策角色。
作者踏入加密世界的起點,是 2021 年 1 月與朋友(阿傑)的對話。他想證明一件事:很多人可能錯了,並且出一本書叫為「阿傑是錯的,我是對的」,我不得不到,這很「直男」。當時穩定幣還沒像 2025 年這麼火,但 Tether 已驟增至約 550 億美元規模,相當於美國前五十大的銀行。美國財長葉倫甚至召集聯準會等高層會議關注穩定幣。
作者不相信 Tether 背後真的有對等且安全的儲備,甚至懷疑它是否是推高比特幣的神祕力量。
在 2021 年比特幣大會上,他看到有人把委內瑞拉貨幣丟進「垃圾桶」,旁邊貼著「現金是垃圾」。比特幣被宣講為對抗通膨的「數位黃金」,強大敘事讓新買家源源不絕。Michael Saylor 曾在網路泡沫幾近破產,後來卻成了最大聲的比特幣擁護者之一。作者沒忘記任務:找出 Tether 的真相。他訪談多位人物(包含 SBF)後,心裡的結論是「有人在說謊」。
2021 年 1 月比特幣價格
- 2021-01-01 開年價約 29,392 美元
- 2021-01-08~09 月內高點一度觸及並站上 40,000 美元
- 2021-01-22 月內低點一度跌破 30,000 美元

二、FTX 交易所倒閉:媒體敘事的崩塌與自我合理化
2022 年,幣安前執行長趙長鵬(CZ)拋售 FTT 並表態不信任 FTX,五天後 FTX 宣告破產。作者在 FTX 申請破產後再次聯繫 SBF,對其早期說法提出質疑並要求面談;SBF 先推託,最後在巴哈馬豪宅見面。
這裡是 FTX 倒閉後他與團隊「避難」的基地,外觀像學生宿舍,屋內雜亂,有洗碗機堆滿餐具、地板上有樂高積木、門邊成堆鞋子與垃圾袋,與「幣圈高城堡」的光鮮敘事形成強烈反差。
SBF 自述重點:
- 強調「想做對的事」,問題是治理與風控失敗,而非詐欺
- 未竄改帳本、未指揮做市,把問題歸因於「複雜關係網」
- 不願用「壞前任」敘事甩鍋
作者觀察:SBF 一邊受訪一邊四處張羅,像在臨時辦公;提到公司聊天室設定自動刪訊等細節讓外界質疑治理失靈;整體更像是在危機後臨時拼湊的生活與說法。
2022-12-12,SBF 在巴哈馬被捕。
2022 年 12 月比特幣價格
- 月間區間:約 16,200 美元 ~ 18,400 美元
- 月中一度跌至 1.6 萬多與技術面偏弱的報導相符
- 月底水平:約 16,5xx~16,8xx 美元(12 月下旬多在 1.6 萬至 1.7 萬間震盪;跨年前後仍在 1.7 萬下方)
簡短結論:2022 年 12 月比特幣大致橫向整理在 1.6 萬至 1.8 萬美元區間,收官約 1.65 萬美元附近。

Tether 到底穩不穩?
穩定幣的真相,關鍵在幾個變數:儲備透明度、鑑證與審計頻率、資產組合、贖回機制、法域與監管。走過 2022 年與 FTX 等事件,加上之後的政治環境變化,Tether 市值仍一路走高,已超過 2021 年的四倍。
由 chatgpt 提供的整理如下:
時點 | 市值(或近似穩定幣市值定位) | 資料來源 / 備註 |
---|---|---|
2021 年(全年平均) | 約 450 億美元 | CoinLore 的歷史數據表列 2021 年 USDT 年平均市值為 ~ 43.9 billion USD (CoinLore) |
2021 年11 月 28 日 | (USDT 在穩定幣中的排名中) | CoinMarketCap 歷史快照資料中但未明確單幣額度 (CoinMarketCap) |
2025 年 現在 | 約 1730 億美元 | CoinMarketCap 顯示 Tether 市值約 173,630,223,557 USD (CoinMarketCap) |
如果你對 Tether 心裡還是有問號,可以考慮 USDC(USD Coin)。USDC 由 Circle 與 Coinbase 在 2018 年合作推出,採用 ERC-20 標準,後來擴展多鏈。透明度與合規程度相對較高,美國監管溝通也較直接,對一般投資人而言是「目前」較易理解與評估的選項。
FTX 倒了,學到什麼?
作者的女兒在早餐問了一句:「為什麼想做好事,卻做了壞事?」這是全書最好的提問。SBF 自稱從小關心公共利益,但當手段缺乏透明與制衡,善意會被權力與激勵扭曲。把「我認為的好」凌駕規則與他人資產之上,本質仍是自利。
所以作者也很好奇,一個追求拯救世界的人,最終會先累積權力財富,還是在過程中跌落神壇。
投資加密貨幣像極限運動:你在練的不只是收益,更是風險管理。FTX 不是第一家倒的交易所,也不會是最後一家:
- 2014|Mt.Gox 破產:85 萬枚比特幣消失(當時約 4.7 億美元,今日價值以千億計)
- 2016|Bitfinex:16 萬顆 BTC 遭竊
- 2025|Bybit 被駭:約 1.4~1.5 億美元(400,000 ETH)
答案其實很務實:學會自管資產、使用冷錢包、分散平台曝險,並把「退出」當成必修課。
「先學會不賠大錢,才輪得到賺大錢。」
閱讀心得 & 總結
我和作者差不多時間接觸加密貨幣。Terra-Luna、FTX 都曾是新聞焦點。長期以來,我相信投資更像人性學,而不是自然科學。價格短期由敘事與情緒推動,長期由現金流、治理與風險溢價決定。
媒體曾把 FTX、SBF 捧到天上,從最高到崩解只要五天;Luna 更是一日劇終。留下來的,通常是早期賺過錢的人,或是後期 FOMO 被迫長期的人。以 2025 年回看,比特幣投資人的勝率接近「全民上岸」。黑暗面不是離場理由,真正重要的是你進場的價格、你面對風險的誠實,以及你是否承認最壞情境仍可能發生。
勝率,來自「對風險的誠實」與「對規則的自律」。
不把善意當護身符,不把運氣當實力。
行動附錄:60 秒風險檢查表
- 你有明確的停損價與倉位上限嗎
- 你的主力資產是否已放在冷錢包或合規託管
- 你近 30 天做過一次出金嗎
- 單一交易所曝險是否小於總資產 30%
- 是否追蹤平台的儲備報告與重大公告日期
🔎 說明:本頁所有外部資料皆附上來源,僅作閱讀與研究之用;若書中觀點與外部資料不一致,建議以作者原文為準並註明差異。